close

本篇接續上篇,講解接到個案後的流程~

 

 

進入案家之前?

首先要先聯絡案家,介紹自己的身份及名字,簡單說明來由後就可以約訪視時間了

1. 同意書

初次約訪時,需提醒案家第一次訪視需要簽同意書

所以需要有能力簽同意書的家屬或照顧者在場

 

2. 訪視時間及收費

另外訪視時間及收費的部分,建議先在電話裡講好

才不會治療師已經到現場了卻發生糾紛

 

3. 地址

我的習慣是會在第一次約訪電話中確認地址

 

4. 簡訊提醒

個人認為健忘是現代生活中普遍的特性

所以不論是否首次訪視,我前一天一定會傳簡訊通知主要聯絡人

可以降低被放鴿子的機率呦

如果發生時間的糾紛也有訊息文字為憑

 

簡訊的費用可以參見電信商的資訊

避免花太多錢在簡訊費上

有些家屬認為用line聯絡比較方便,這就看各治療師是否願意留line了

 

有些案家中有月曆

也可以請他們將約訪的日期先記錄在月曆上

 

5. 事先查好交通路線

我會將個案的地址登錄在google map上,以便安排路線

建議同一時段可以安排住在附近的個案,避免增加交通成本

 

6. 準備零錢

我有切身之痛!!

有一次遇到沒零錢找

只能跑到附近的便利商店換零錢,但那間小七單程就要10分鐘

加上現在很多便利商店不能換零錢,只好買杯本來不需要的飲料找零

光是換零錢就花了我20分鐘,還有一杯飲料錢T.T

 

7. 保護自己的小提醒

a. 在查詢案家位址時,也可一併觀察案家附近環境

新個案我通常會提早5-10分鐘抵達案家附近,確認方便停車的位置,也可觀察環境是否有治安疑慮

進一步可以觀察附近的便利商店或警察局位置

 

b. 騎車或開車的治療師建議裝設行車記錄器

為避免意外事故發生,也要檢查自己的保險(尤其是意外險)是否足夠

 

c. 訪視時也最好讓信任的家人或朋友掌握你的行蹤

畢竟自己人身安全要顧好,才有辦法工作呀

身上也可以備著警報器或防狼噴霧器

 

d. 乾洗手、手套及口罩

洗手的重要性不需再提醒了吧!

 

第一次訪視之後

初次訪視後

我會將個案的狀況記錄在前文所提到的個案資料電子檔案中

因為有時現場看到的狀況,會和衛福部記載的狀況不太一樣

或是此案家有什麼需注意的地方

避免小鳥腦袋下次訪視的時候又忘了

 

記得登打衛福部系統的服務紀錄(這應該是常識)

 

連結其他專業?

居家做一陣子後的感想是

在現行體制下的居家復能要做得好

並不是取決於精湛的臨床技術

而是在於你有沒有辦法體察個案的需求,適時地給予適合的建議

 

所以在執行復能的過程中

不斷和案家溝通,隨時掌握案家的目標和期待是很重要的

這能夠協助物理治療目標的設定

 

如果不適合案家的狀況,技術再好也沒有用

面對個案家中複雜的狀況,單打獨鬥是不能成事的

 

想像一位失智又失能的長輩

因為治療師良好的技術讓此個案能夠行走了

但下一步就是擔心只要能走,就一定有跌倒風險?

在環境沒有隨之調整的狀況下,就讓個案在家走來走去,任誰都會擔心吧

 

根據HAAT模式

人、輔助科技、活動之間的互動,與外在環境的互相調整

都是需考量的因素

 

我曾服務過一位小中風個案

每週三次到醫院去復健,外加每月六次居家復能

但幾個月下來幾乎沒進步

後來發現個案因為憂鬱及恐慌症狀嚴重

以致晚上幾乎無法成眠

於是我先退出,決定交由居家心理師處理

晚上沒睡好、白天沒體力,做再多運動都沒有效果

 

所以居家照顧應該要是一個團隊的合作模式

但合作取決於

a. 物理治療師是否察覺個案有其他需求?

b. 物理治療師是否即時轉介其他專業?

 

個人認為人脈滿重要的

最好各專業都要有認識的友人

在與其他專業人士討論的過程中,有助於察覺個案需求

在與個案衛教時

知識範圍廣能夠省下彼此的時間,也增加案家對治療師的信任感

 

近期沸沸揚揚討論長照醫師是否該加入團隊

我的想法是

如果長照醫師的意見書裡的評估項目,都是治療師可以獨立評估的

那就不用出來貽笑大方了

我也可以自己開一份意見書,再改名稱

物理治療師也可以報名當長照醫師(誤

 

長期照護醫師意見書衛福部拋磚引玉版

 

我認為團隊裡是需要有醫師的

但醫師就該負責自己本來就要做的

個案病史的彙整、全面檢查評估了解此個案在用藥及活動上會有什麼狀況?

影像診斷、協助排除禁忌症等等

 

如果想增加與醫師的互動,更了解醫師的視角

建議去上長照level 3

 

女性治療師需要注意的地方?

記得剛開始跑居家之前,

也很猶豫要不要做,擔心女性風險高

但那時因為現實的考量還是給他下海了XD

 

姐闖蕩江湖幾年

小風小浪是有的

但好險神明保庇讓我安然工作到現在

 

先前上長照 level 2 課程時,有個老師的分享讓我很有感觸

那門課的標題是「居家照護服務提供者的安全議題」

 

老師列出了居家服務的工作特性:

a. 私密的工作特性

b. 案主家中分子的不確定性

c. 工作場所 vs. 生活領域

d. 頻繁的身體接觸

e. 案主功能的不確定性

f. 獨自工作

g. 工作場所不穩定

 

現在我把他列出來發現

每一個小點我都有很多 comment 想說啊XDDDDDDD

好我決定針對安全議題再寫一篇文章好了

 

這篇文章就這樣草草結束XD

幾把刷子,希望能夠幫助到有志在長照這條路的治療師

歡迎各位先進閱讀完留言給我回饋呦

arrow
arrow

    陳慢慢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